在电脑刻章盛行的今天,手工刻章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。但入行五十载的手工刻章技师项颂秋仍在苦守这一惨淡行当。目前,项叔最担心的就是手工刻章这一行会被时代所湮没。
上个世纪30年代,刻章工艺是一种身份的象征,一般都是用象牙来篆刻的,能刻印章的大多是官员、文人和商人。当时的工厂广告全部是用刻章来印的。民间里有“第一海关,第二图章佬”的说法,可见刻章师傅是一个受人器重的行业。日本侵华之后,人们四处逃亡,铺头关闭,刻章师傅变成街头小贩,刻章工艺开始成为低下行业。
手工刻章不仅工艺精美,更重要的是防伪功能一流。因为字体大小都是独创的,就连他自己也无法复制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印章,“就像手指模”一样独一无二。
“选料、浸泡、去树胶,阴干、切型、挑章……”项颂秋介绍,印章材质中田黄石是最昂贵的,同等重量的优质田黄石比黄金还要贵20倍。“绝大部分天然的材料,如象牙、牛角和一些木材,是一定要放置2年以上的,做出来的章才不会变形。”他至今还保留着解放前的木材。
据悉,清末民初的广州有过千人从事此行业。项颂秋印章生意最红火时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,一个月有几千元的收入,“生意不错,都做不来,只接3天内的活。”最贵的一个章,他卖过1200多元。而今,一周也只能接到一两单活。
据原广州红印刻字厂副厂长梁泳麟介绍,红印刻字厂在1993年到上海购买了第一部电脑刻章机器。之后,电脑刻章逐步取代了费时长、成本高的手工刻章。一些业内人士表示,像“秋记”这样至今仍以手工刻章为生的店铺,全广州最多不会超过5家。
随着电脑刻章的盛行,方便快速的技术很快就将手工刻章挤出市场,刻章师傅们损失了大量客源,纷纷改行。只有项叔还是苦守手工刻章老本行,帮客人刻一些私章来艰难度日。“如果现在还靠它吃饭,真是饿死都还没天光啊!”项叔感叹说。
“‘窟花碗’行当30年前绝迹,‘泡水馆’行当20年前绝迹,下一个会是手工刻章吗?”“在一个浮躁的社会中,传统文化出现畸形发展,手工刻章后继无人,它可能会被历史湮没,想再兴盛起来也很难,因为已出现文化断层。”项叔说.
摘自广州日报,新快报,金羊网,广州视窗等
广州印章网:http://www.gdkz88.com/
广州刻章联系人:胡生
电话:13556189348 13556137668
传真:020-85677542
QQ:546725322, 568354870